易加拔罐制造商使用Eplus3D EP-M250 SLM 3D打印機生產帶有隨形冷卻通道的金屬模具,以提高最終拔罐的質量和注射效率。
案例背景:注塑是最廣泛使用的工業生產模式,主要應用于塑料和橡膠零件的批量生產。隨著對最終注塑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注塑模具的散熱和填充速度等要求也越來越高。盡管傳統的CNC技術有很多局限性,但金屬3D打印技術能夠制造具有保形冷卻通道的注塑模具,從而提高了散熱和注塑效率。
客戶要求
增加拔罐的透明度。
減少拔罐的重量。
提高注塑效率。
傳統注塑成型的拔罐透明度較低,是由PS材料制成的
金屬3D打印模具:
通過傳統CNC技術生產的拔罐模具只能加工垂直冷卻通道。盡管冷卻通道的直徑最大為20mm,但它無法有效地冷卻模具,這導致最終注塑零件的透明度低和注塑效率低。
要通過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拔罐,它可以根據模具的形狀和工程師的要求輕松生產復雜的保形冷卻通道。
模具溫度變化模擬
通過計算機模擬測試,具有隨形通道的3D打印模具的溫度比具有傳統通道的3D打印模具的溫度低74℃。
最終拔罐的溫度變化模擬
當將拔罐冷卻15秒時,最終拔罐比傳統模具生產的拔罐低60℃,冷卻效率提高了60%。同時,最終拔罐只需16.63s即可達到噴射溫度。與需要22.97秒的傳統模具相比,時間減少了6秒以上,注射效率提高了約26%。
結論:
3D打印金屬模具的冷卻時間比傳統模具減少了26%,溫度降低了60%。
通過3D打印金屬模具在模具進出口之間的共形冷卻通道的溫差最大為5℃,滿足通道設計要求。壓力為0.3Mpa,可以滿足一般模具溫度控制器的要求,而沒有任何停滯,渦流,回流等現象。
綜上所述,具有隨形冷卻通道的3D打印金屬模具不僅能夠滿足注塑工藝的要求,而且與傳統模具相比還具有更多的性能優勢,從而提高了注塑效率以及最終注塑產品的質量。
Conrmal ooling channels of metal 3D printed cupping mo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