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將3D打印技術引入醫療行業,主要是幫助醫生建立病變的3D模型,以便制定手術方案。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醫療的深度融合,3d打印逐漸涉足口腔修復體、定制假體、手術導牙和植入體的制造。
國內大型企業應用3D打印技術的產值快速增長。以某上市公司為例,3d打印業務比重從2015年的不足1%上升到2018年的10%左右。目前,很多3d打印產品需要通過II類或III類認證。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逐步開放,醫療3d打印將熠熠生輝。
醫療AM解決方案的SLA技術
SLA技術可以批量打印牙科模具,個性化制作手術導板,使牙科模具等牙科數字化設計和生產解決方案更加實惠、準確、可靠。對于型號和外科手術導軌,應滿足機械和化學性能規范,并對產品進行消毒。
- 3d打印顱骨手術指南
醫學三維打印
山東某醫院神經外科診斷為直徑1cm的腦膜瘤。這是緊急情況。經會診確定切除,術前制作腫瘤定位導向板,準確定位并切除患者顱骨內腫瘤。借助CT掃描資料,準確定位腦膜瘤的位置。通過構建三維大腦模型,確定切口位置,并在短時間內設計打印與患者顱骨相匹配的手術定位引導板,協助醫生順利完成左側頂竇腦膜瘤切除。
-3d打印透明正畸牙套

掃描石膏牙科模型,根據專業矯正方案,設計3d正畸數據,使用Eplus3D EP-A650 SLA 3d打印機打印,然后膜壓滅菌,制作透明正畸牙套。具有外觀隱形、效率高、安全可靠、方便衛生等優點。杭州某牙科公司采用了該方案,成功實現了技術升級和生產率提高。
醫用AM解決方案由MPBF技術
金屬粉末床融合技術使外科手術器械和植入物的大規模制造成為可能,實現了金屬醫用植入物的個性化,實現了高度的設計自由,允許創造復雜形狀,提高機械和材料性能。3d 打印減少了工藝難度,可以實現從CAD設計到最終產品的一步到位。例如,髖關節的股骨柄包含中心實體和多孔表面結構(誘導骨生長)。金屬植入物,根據CFDA要求,定制產品質量管理系統、用戶報告和使用后的跟蹤。
-3d打印牙冠

數字化增材制造牙科解決方案采用3d掃描和CAD設計,獲取牙科3d數據,再用Eplus3D EP-M150T金屬3d打印機打印,再做瓷蓋,從而減少加工工序,改善生產環境,用數字化加工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
-3d打印醫療組件

這種醫療部件最初是通過銑削和電火花加工制造的,產量低,生產周期長,質量控制困難。通過CAE分析后,對無載荷的地方進行輕密度設計,對端部需要焊接等重載處進行了加固設計,然后用Eplus3d EP-M250Pro打印,實現輕量化,增加產量。
好處
1)縮短交貨期:原150件50天內交貨,采用金屬粉床熔接技術,15天內交貨。
2)降低成本:以前是80美元/件,現在綜合成本是30美元/件。
3)提高質量:更輕,對需要焊接的部位結構進行優化,防止過度變形。
除了上述牙科、外科指導、植入、醫療組件等應用外,我們還在開發骨科、康復輔助等應用解決方案,歡迎與我們洽談。